四川消费新图景:热力、活力与潜力交织的发展密码

四川上半年社消零总额1.42万亿元、增速加快,文旅融合释放消费热力,赛事活动激发经济活力,创新供给挖掘消费潜力,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在国家经济大盘中,四川作为经济大省,其消费市场的动态一直备受瞩目。今年上半年,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四川消费市场热力升腾、活力奔涌、潜力无限的生动写照。

热力:文旅融合点燃消费激情

四川,这片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厚重人文底蕴的土地,正通过文旅融合释放出充沛的消费动能。

暑期旅游旺季,峨眉山成为了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今年7月,峨眉山接待游客量已超76万人次,同比增长22.3%。游客们登上金顶,感受着秀美的景色,流连忘返。来自福建的游客杨女士兴奋地表示:“趁着暑假来避暑,孩子玩得很开心,下次还想来!”这样的旅游热潮并非个例。在乡村田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麦吉村从深山羌寨蝶变为农文旅综合体,“云上麦吉”民宿带动30名村民就业,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时尚前沿,成都东郊记忆的工业遗址与先锋艺术相互碰撞,引爆了年轻人的打卡热潮;三星堆博物馆凭借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持续走红,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280万人次。

四川文旅的全球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西班牙游客卢米格尔赞叹道:“麻辣火锅、大熊猫、青城山,每天都有新惊喜!”今年上半年,仅成都入境游客就达98.4万人次、同比激增51.5%。今年前5个月,四川离境退税销售额、办理退税额同比增长均突破200%。

这些火热消费场景和数据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助力。今年6月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并对深化“文旅 + 百业”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7月,四川启动2025年暑期文旅消费季,6565万元文旅消费券覆盖全省,150余场文旅促消费重点活动轮番上演,50余项优惠措施精准发力,为消费热力再添“助燃剂”。

活力:赛事流量撬动经济增量

赛事,正成为四川消费市场的新引擎,以赛事流量撬动着经济增量。

7月25日,四川广元在剑门关景区发布与山地越野跑赛事UTMB合作的“大蜀道100越野赛”,并同步启动“跟着赛事游广元”活动,参赛者及其家人朋友可实现“一日比赛、多日畅游”。今年以来,四川分批发布“跟着赛事游四川,蜀里安逸促消费”赛事目录,200多项赛事覆盖全川。赛事流量不仅带来文旅“留量”,也激发消费“增量”。

在成都,随着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临近,27个竞赛场馆(场地)准备就绪。“跟着赛事去旅行”“世运项目进社区”等活动助推下,世运会赛事与游客体验、市民生活充分融合。7月13日,在成都麓湖海浪运动公园,从湖南自驾来蓉的赵先生带着两个孩子体验了轮滑、攀岩等多个世运项目。公园工作人员王子予介绍,3天活动吸引了近10万人次参与。

成都市体育局局长王毅表示,今年成都预计举办承办国际和全国性高水平赛事超80项,体育消费总规模有望达800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今年以来,四川省重点调度监测1879场赛事活动,带动1161.42万人次参与,初步测算带动经济效益61.65亿元。今年前5个月,四川省体育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3%。

潜力:创新求变蕴藏丰富可能

四川消费市场的潜力,在创新求变中不断被挖掘。

为满足银发群体旅行需求,四川对普通列车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出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列车产品。7月3日,一列“锦绣山河·岷江号”旅游列车从成都安靖站驶出,开启17天的“大美新疆全景之旅”,其中60岁以上的银发游客占比超过72%。今年以来,已累计开行银发专列159列,累计发送游客15.2万人次。

银发经济新场景不断涌现。在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3台长者陪伴机器人已经上岗数月,它们不仅能在老年人跌倒后第一时间呼救,还可以通过AI语聊温情陪伴。中科源码服务机器人研究院生态事业部部长徐爱林介绍,下一步还将聚焦具身智能方向,推出人形“保姆机器人”。

四川以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潜力,因地制宜引导消费场景提质升级。从国潮IP到国际大牌,历经百年繁华的成都春熙路商圈今年上半年平均不到两天就推出一场首店首展首秀活动;从“融合火锅”到“海鲜川烹”,大街小巷的川菜馆在守住麻辣鲜香灵魂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以亲民价格与独特风味征服食客味蕾。

乐活康养、潮品嗨购、不夜天府、味美四川、逸趣田园……随着商旅文体消费供给更加丰富多元,今年前5个月,四川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

四川消费市场的热力、活力与潜力,是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和创新发展的共同结果。在文旅融合、赛事经济和创新消费的驱动下,四川消费市场正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实施和消费潜力的释放,四川消费市场有望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