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心心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情危急心跳骤停一小时,妈妈坚持救治并借钱交ECMO费用,20名医生接力心肺复苏和手术修复心脏,术后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家人和医护关爱下逐渐康复,成为生命奇迹,彰显母爱伟大、医患同心力量。

在广州妇女儿童医院的抢救室里,一场与死神的殊死搏斗正在紧张上演。7岁的小女孩心心,心脏已经停止跳动长达一个小时,生命的烛光在狂风中摇曳欲灭。然而,20名医生却死死不肯放过这最后一丝希望,他们轮流为心心进行心肺复苏,用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技能,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极限拉扯。而在这场生死之战的背后,是心心母亲不离不弃的坚持,以及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共同抗争病魔的温暖力量。
一、生死时速: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致命危机
心心从河南医院转至广州妇女儿童医院时,情况万分危急。她患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这种疾病如同一个无形的杀手,悄然侵蚀着她的身体。肺动脉高压导致她的血压急速下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心心的母亲带着她辗转多个城市,花费了大几十万,只为给孩子寻得一线生机。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这个可怜的孩子,病情还是急剧恶化。到达广州妇女儿童医院后,心心被紧急送往急救室,20多名医生迅速围拢过来,他们深知时间就是生命,一刻也不敢停歇,不断接力为心心进行心肺复苏。因为一旦停止按压,孩子的血压和心跳就会瞬间消失,生命也将随之消逝。
医生们经过综合评估后,认为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也许能让心心有一线生机。但ECMO设备价格昂贵,开机一次就要5 – 6万,这对于已经债台高筑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医护人员找到心心的母亲说明情况,母亲在询问后得知,只有上ECMO才有希望救活孩子,但结果仍是未知数。尽管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不确定性,母亲还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手术。她深知,这是女儿最后的机会,她不能放弃。
二、家庭纷争:母爱与传统观念的碰撞
然而,母亲的坚持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听到风声的爷爷特地打来电话,命令母亲立即放弃治疗,甚至说出“花那些钱还不如重新再生个男孩”这样令人心寒的话。母亲与爷爷争执了许久,却无法说服这位固执的老人,只好借故挂断电话。
此时的母亲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支撑,她蹲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女儿心心只有7岁,乖巧懂事,是母亲心中最珍贵的宝贝。每一个母亲都无法忍受看着自己的孩子遭受病痛的折磨,母亲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助。但她也明白,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她要为女儿争取每一个可能生存的机会。
医生看到母亲颓废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他们轻声询问母亲是否遇到家人不支持的情况,母亲哽咽着说出了内心的挣扎。但她坚定地表示,自己不能放弃,哪怕只有一丁点机会,她也要义无反顾地去争取。她不想留下遗憾,她希望女儿能够有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母亲拿出手机,给医生看了女儿跳舞得奖的照片,那是一个有心脏病的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这些年,为了给女儿治病,他们已经付出了太多,一旦放弃,一切都将功亏一篑。母亲毅然签字同意了手术,与死神的最后决战正式打响。
三、极限救援:医生与死神的生死博弈
心心母亲签完手术同意书后,医护人员立刻开始进行术前准备。手术开始后,一群医生围在孩子的身边,有的负责进行持续的心肺按压,有的负责手术。他们都是为人父母,看着这个稚嫩的生命在生死边缘挣扎,谁也不愿看到她凋谢。
然而,手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心心的心脏已经停跳一个多小时,做心脏手术时患者不能乱动,但心心的手术需要一边按压做心肺复苏,一边进行手术,这就要求医生既要保证心肺按压的持续进行,又要保持手术的绝对稳定。这种矛盾是医生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们满头大汗,他们一边小心翼翼地进行股动脉穿刺插管,一边密切关注着心心的生命体征。他们不断地调整按压的节奏和力度,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停一下,停一下,好,继续按……”这样的指令在手术室中不断响起,医生们就像在进行一场极限拉扯的战斗。经过17分钟的紧张操作,医生们顺利完成了股动脉穿刺插管,拿下了与死神博弈的第一分。
随后,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手术,医生们终于成功完成了对心心心脏的修复。当主刀医生喊停按压时,机器开始运转,心心惨白如纸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点血色,瞳孔也开始有了反射。接着,心心的小脚轻轻一动,这个曾经在死亡边缘徘徊的小女孩,终于从鬼门关踏了回来。
四、重生之路:爱与坚持创造的奇迹
心心的母亲得知女儿手术很成功,激动不已,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然而,虽然孩子暂时抢救回来了,但能不能活或者能不能醒过来依然是个未知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大脑和其他器官可能因缺血、缺氧造成损害,这要看后期恢复的情况。
术后的心心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她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脸色苍白。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着她的生命体征,一刻也不敢懈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第二天,爸爸妈妈来重症室看望心心。妈妈握着女儿的小手,轻声呼唤着昏迷中的女儿,一颗闪亮亮的泪珠从女儿眼角滑了下来,仿佛是女儿对妈妈的回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心心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妈妈的鼓励下,努力地与病魔抗争。5天后,孩子的血氧饱和度正常,循环稳定,医生开始尝试减少ECMO流量。8天后,医生动手术取掉了ECMO。此时女孩的血压和血氧都还不错,其他情况也都良好。
小姑娘够争气,从死神手里逃脱后,在进行自主循环恢复术后第27天,她就苏醒了过来,然后开始了康复训练。她的大脑和其他器官没有因缺氧损伤,整个人的精气神也越来越好。在妈妈的鼓励下,第36天,她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第39天,她的身体状态基本恢复。就连医护人员都表示,这个孩子真是个奇迹,恢复能力出乎意料。
后续的康复,医生们为心心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等。在爱的包围下,心心正一步一步地走向健康和未来。
五、温暖力量:医患同心创造生命奇迹
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我们看到了儿科医生们在面对复杂病情时的专业、冷静与执着。20名医生轮流为心心进行心肺复苏,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坚定的信念,为心心争取了生存的机会。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与死神展开了极限拉扯,最终成功地将心心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我们也看到了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共同对抗病魔的温暖力量。心心的母亲始终如一地坚持保护自己的女儿,她的母爱伟大而无私。如果没有妈妈的坚持,心心就无法像现在这样生存下来。而医生们也用他们的专业和关爱,回应了母亲的信任,为心心带来了生的希望。
心心的重生是一个奇迹,是爱与坚持创造的奇迹。她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珍贵,也让我们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创造奇迹。在未来,我们希望心心能够在爱的包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永远记住妈妈的爱和20多位叔叔阿姨的努力,带着这份温暖和希望,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共同为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