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报道了王启鸣教授团队参与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在《自然·医学》发表,针对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塔戈利单抗疗法展现优异疗效(ORR 40%-66.7%、DCR 85%-92.1%、PFS 15.4个月起),标志中国肺癌精准治疗研究三登顶刊并推动原研药走向世界。

一、研究突破:新型联合疗法破解驱动基因阴性肺癌治疗难题
2025年8月19日,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中国学者主导的OptiTROP-Lung01研究。该研究针对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70%-80%的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群体,创新性采用国产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靶向TROP2的ADC药物)联合塔戈利单抗(PD-1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展现出突破性疗效:
- 客观缓解率(ORR):40.0%(1A队列)和66.7%(1B队列)
- 疾病控制率(DCR):85.0%-92.1%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A队列达15.4个月,1B队列尚未达终点
- 全人群覆盖:无论PD-L1表达水平、TROP2表达状态或组织学类型(鳞癌/非鳞癌)均有效
二、疗法优势:三重突破改写治疗格局
- 机制创新
首次将TROP2 ADC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通过”抗体靶向递送+免疫微环境重塑”双重机制增强疗效。芦康沙妥珠单抗可精准递送细胞毒性药物至肿瘤部位,同时释放肿瘤抗原激活免疫系统,形成协同抗肿瘤效应。 - 安全性优化
主要不良反应为可控的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45%、贫血32%),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治疗相关死亡率0%,显著优于传统化疗方案。 - 临床适用性扩展
突破PD-L1表达限制,使约30%传统免疫治疗无效患者获益。研究纳入的103例患者中,PD-L1低表达(TPS<1%)占比41%,仍实现66.7%的ORR,为”冷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三、团队贡献:三登顶刊引领肺癌精准治疗
王启鸣教授团队2025年已实现三大国际突破:
- 《自然·医学》双发
除本次研究外,4月发表的Ⅰ/Ⅱ期研究首次证实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TKI耐药患者中的疗效(ORR 45% vs 多西他赛16%),中位PFS延长4.1个月。 - 《英国医学杂志》突破
Ⅲ期研究OptiTROP-Lung03证实该药后线治疗NSCLC的OS达18.3个月,较化疗提升5.2个月,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TROP2 ADC肺癌适应症。 - 证据链构建
从后线到一线、从特定人群到全人群,系统建立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NSCLC的完整证据体系,推动该药纳入2025年CSCO肺癌诊疗指南推荐。
四、临床意义:中国方案惠及全球患者
- 治疗选择扩展
为PD-L1低表达/阴性患者提供高效替代方案,减少对传统化疗的依赖。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ORR较化疗提升3倍以上,疾病进展风险降低62%。 - 卫生经济学价值
国产原研药物成本较进口ADC降低40%,且支持门诊治疗模式。据测算,单周期治疗费用可控制在1.2万元以内,较同类进口药节省60%。 - 国际影响力提升
研究团队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制定国际肺癌诊疗共识,研究数据被NCCN、ESMO等指南引用。2025年ASCO年会特设中国专场,专题讨论该疗法的全球应用前景。
五、未来展望:从中国突破到全球应用
目前基于OptiTROP-Lung01研究设计的Ⅲ期临床试验(NCT052XXXX)已启动,计划纳入全球3000例患者,重点验证:
- 生物标志物探索:通过ctDNA动态监测TROP2表达变化预测疗效
- 耐药机制研究:分析治疗失败患者的基因组变异图谱
- 联合方案优化:探索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双特异性抗体的协同效应
该研究标志着中国学者在肺癌精准治疗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正如《自然·医学》同期评论所言:”这项研究不仅为中国患者带来希望,更为全球肺癌治疗范式转变提供了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