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餐厅内外国小哥劝阻吸烟者引发争执,吸烟者及同行者不满劝阻并推拒镜头,餐厅虽按规定禁烟并提示但未能平息冲突,警方已介入且小哥称案件立案,事件凸显公共场所禁烟执行难与公众规则意识待提升问题。

近日,一段“外国小哥在上海某餐厅劝阻吸烟者引起争执”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视频中,外国小哥指着餐厅内“请勿吸烟”的标志,劝阻他人在室内抽烟,然而吸烟者却依然待在原地,旁边一人或因被拍视频表示不满,多次强调“关闭你的相机”,随后上前推拒镜头。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个别场所的禁烟执行难题,更凸显了公共规则意识的缺失。
事件经过:劝阻吸烟引发冲突
从流传的视频可以看到,外国小哥在餐厅内,坚定地指着“请勿吸烟”的标志,试图劝阻他人在室内抽烟。他的行为本是出于维护公共健康和遵守公共规则的考虑,但吸烟者却对他的劝阻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地待在原地吸烟。而旁边一人,或许是因为被小哥拍视频的行为感到不满,多次强硬地要求“关闭你的相机”,随后情绪激动地上前推拒镜头,双方矛盾迅速升级,进而发生了争吵,甚至出现了肢体接触的情况。餐厅工作人员虽然进行了提示,但双方用英语交流后,争吵进一步加剧,现场闹得不可开交。
小哥背景:热衷维护公共规则
记者检索发现,这位外国小哥因多次劝阻公共场所吸烟的视频走红网络,不过其国籍信息暂不清楚。当地媒体也曾报道他制止男子在室内抽烟的事情,并且科普了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公众健康,《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包括电子烟)。任何个人可以要求吸烟者停止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要求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履行劝阻吸烟的义务,并可以对不履行禁烟义务的单位,向监管部门举报。这表明外国小哥并非首次参与维护公共规则的行动,他有着较强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餐厅回应:已提示但矛盾升级
8月1日,记者联系到事发餐厅,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在近日,按相关规定店内不能吸烟,店员发现会进行劝阻。当时外国小哥在提醒其他客人室内禁烟,餐厅看到客人吸烟后也进行了提示。然而,随后双方用英语交流时,矛盾突然激化,吵了起来,餐厅工作人员听不懂英语,双方还出现了轻微的肢体接触,有人在拦架。工作人员称当时闹得挺凶,警察已经介入,完整的视频和事情全貌需咨询警方。
警方介入:案件已立案调查
小哥发布后续视频中称,目前已经立案,并展示了闵行公安分局的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这一举措表明警方对该事件给予了重视,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记者咨询闵行警方,但未获回应。不过,从餐厅和警方的行动可以看出,对于此类违反公共规则和可能引发冲突的事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介入,以维护公共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事件反思:公共规则意识需强化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餐厅内争执,它反映出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首先,对于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虽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人规则意识淡薄的情况。吸烟者无视餐厅的禁烟标志和他人劝阻,继续在室内吸烟,这种行为不仅危害了他人的健康,也破坏了公共秩序。
其次,当遇到他人违反规则时,如何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劝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外国小哥积极劝阻吸烟的行为值得肯定,但在劝阻过程中,可能由于文化差异、沟通方式等因素,导致了矛盾的激化。这也提醒我们,在维护公共规则时,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注重方式方法。
最后,餐厅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者,虽然有责任进行劝阻,但在面对复杂的冲突情况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维护餐厅内的秩序和顾客的权益。
这起上海餐厅禁烟风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公共场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健康和权益。同时,当遇到他人违反规则时,要以理性、平和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劝阻,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让公共规则深入人心,确保公共场所的安全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