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艺术的多元版图中,有一位女性艺术家正以她独特的视角与创作手法,绽放着独有的光彩,她就是赵煜亚。她的作品宛如春日里蓬勃生长的繁花,充满着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吸引着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1994 年,赵煜亚出生于四川,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为她的艺术之路埋下了最初的种子。2020 年,她于四川音乐学院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水墨山水专业斩获硕士学位,扎实的学院派训练为她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但赵煜亚并不满足于象牙塔内的学习,她积极投身于更广阔的艺术交流天地。2014 年,作为优秀使者的她奔赴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进行艺术文化访问,在与异国文化的碰撞中,汲取新的灵感源泉;2018 年,她又游学旅居于泰国清迈,深入当地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让自己的艺术视野不断拓展。如今,她在上海这座艺术之都工作生活,持续着她的艺术探索之旅。
在赵煜亚的艺术生涯中,个展是她展示自我艺术体系的重要窗口。2024 年,“俯瞰” 在歇马桥文旅拉开帷幕,苏州的文化底蕴与她的作品相互交融;2023 年,“偶性生命” 于南希画廊亮相,同年 “突袭” 在里格艺术岛登场,每一次个展都是她对艺术理念的深度阐释,通过综合材料等多样技法,在《潮间带》《华丽苔藓》《万有引力》等作品中构建起独特的视觉语言。
除了个展,赵煜亚还积极参与各类群展,在更广阔的艺术舞台上发声。2025 年,她的作品亮相于 “城市中的温柔存在”“意识并置”“看见春天”“越过虚无”“变频切换” 等多个当代艺术展,与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们一同探讨艺术的多元表达;2024 年及之前,她也频繁出现在众多知名群展中,从 “大家都是朋友嘛” 到 “嬉 —— 女性当代艺术展” 等,其作品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的艺术场馆。
赵煜亚不仅专注于创作,还积极参与外景艺术项目,如《让生命自然流淌》《稻田夜话》《幻影森林》《废墟上的花儿》等。这些项目突破了传统画廊与美术馆的空间限制,将艺术与自然、社会环境紧密相连,让观众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在面对艺术创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难题时,赵煜亚有着自己的独特规划。每年年初,她便精心制定全年计划,将艺术创作与生活事务细致安排到每一季度、每一个月,甚至每一天的每一时间段,通过合理规划,让二者和谐共生。谈及艺术交流活动,她认为这不仅是艺术信息交换、探讨创作的平台,更是了解当下艺术家关注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她而言,这既是休息放松,更是工作的有力补充。在艺术观念的发展上,她觉得形式转型是观念的深入与延展,如同小芽成长为参天大树,艺术家需要从多种维度阐释观念,每一件作品都是其创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拼图。而对于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是否会威胁画家独特性的问题,她有着清晰的认知,认为 AI 只能整合已有数据生成类型化绘画,而艺术家的核心 —— 创作性工作,是 AI 无法企及的,只要保持思考,创意便会源源不断,艺术创作便不会枯竭。
赵煜亚在艺术之路上稳步前行,她的作品、观点与行动,都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艺术领域中一抹亮丽且独特的春日色彩,持续影响并启发着更多人对艺术的热爱与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