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青年:在红色沃土上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青春华章·‘赣’劲十足”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展开,介绍了活动上通过讲述谢明勇科研历程、瑞金17名男青年长征故事、毛浩夫传承红色精神、陈俐推动赣剧文化创新、单杏花铁路客票系统研发、泰豪动漫职业学院AI传承红色基因、陈堃源助力乡村振兴等事例,展现了赣鄱青年在红色基因传承、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奋斗与担当,彰显他们正以蓬勃之姿勇立时代潮头,将为民族复兴贡献中坚力量。

南昌大学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大思政课正在上演。当《致吾辈》的激昂旋律响起,戏腔与戏服交相辉映,赣鄱青年用歌声传递着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这不仅是一场普通的思政课,更是一曲赣鄱青年在红色沃土上谱写的青春华章。

一、红色基因:从瑞金松苗到井冈星火

“华质彬。到!华钦梁。到!华钦材。到!”年轻表演者铿锵有力的应答,瞬间将全场带回到91年前的烽火岁月。瑞金华屋17名男青年,怀着对故土的眷恋,毅然投身长征,每人在后山种下一棵松苗。如今,青松挺立如丰碑,而他们年轻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长征路上。

这种红色基因的传承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表达方式。9年前留学归国的毛浩夫,毅然接过爷爷毛秉华”井冈山精神第一宣讲员”的接力棒,用双语讲述红色故事,让井冈山的星火跨越山海,照亮更广阔的天地。”毛浩夫放弃更好的前景,回乡接起祖辈的重担”,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张兆旺的感慨,道出了新时代青年对红色传承的理解。

在赣鄱大地上,红色基因正以新的形式延续。从瑞金到井冈山,从松苗到星火,红色精神在一代代青年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数字中国

“从一个玻璃杯、玻璃棒开始建设自己的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谢明勇的讲述,揭开了科研工作者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在他带领下,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科技创新的典范。

“时代楷模”单杏花29年深耕铁路客票系统,以创新理念追赶时代步伐。”系统从无到有,车票却从有变成了无”,她细腻的讲述背后,是无数个攻坚克难的日日夜夜。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分享的用AI技术传承红色基因的做法,则展现了科技为文化传承赋能的创新实践。

在赣鄱大地上,科技创新正成为青年奋斗的新战场。从实验室的数据到数字中国的科技成就,赣鄱青年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科技强国的新篇章。

三、文化传承:从赣剧经典到水袖新韵

赣剧传承人陈俐致力于推动传统艺术与时代潮流的融合。她带领同学们学习赣剧中的饮酒式、摆手式等经典手势,舞台上下翻飞的双手,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当水袖舞《世界赠予我的》的表演者从舞台延展至走廊,翻飞的水袖间,传统文化迸发出跨越千年的蓬勃生命力。这种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在赣鄱大地上,文化传承正焕发新的生机。从赣剧经典到水袖新韵,赣鄱青年用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四、乡村振兴:从退役士兵到致富带头人

2025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堃源,为3210名退役军人及军属搭建就业平台,助力6200户老乡增收。山村新落成的红砖房、孩子们与乡亲们的灿烂笑颜,见证着他创业路上的坚守与奉献。

“退役不褪色,青春写担当”,陈堃源的故事是赣鄱青年服务乡村振兴的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青年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在赣鄱大地上,乡村振兴正成为青年奋斗的新领域。从退役士兵到致富带头人,赣鄱青年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

五、青春力量:从个人理想到民族复兴

一曲《致吾辈》合唱将活动推向高潮。”红日初升,破晓光。香樟树下,志昂扬。”戏腔与戏服的出现,彰显着赣鄱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激昂的旋律中,新时代青年正将个人理想熔铸为民族复兴的火炬。

从瑞金华屋的松林到井冈山的星火,从实验室的数据到数字中国的科技成就,百余年来,赣鄱青年的奋斗意志始终奔涌向前。这堂生动的思政课,以鲜活的实践证明:人生正当时,新时代青年正以蓬勃之姿扎根赣鄱大地,勇立时代潮头。

在赣鄱大地上,青春力量正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进的磅礴动力。从个人理想到民族复兴,赣鄱青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青春担当。他们必将成为续写民族复兴华章的中坚力量,在红色沃土上书写更加辉煌的青春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