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表示要扎根生活、坚定文化自信,创作讴歌时代、服务人民的精品力作,创新表达方式,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在文艺界引发强烈共鸣。这封回信不仅是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关怀与肯定,更是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扎根生活沃土,反映人民心声,创作出更多讴歌时代精神、传递中国声音的精品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一、扎根生活沃土: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文艺创作要扎根生活、立足时代”,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份力量就来自扎根生活的深厚土壤,源于立足时代的广阔视野。”
文艺工作者们对此深有感触。近年来,《山海情》《人世间》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们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变迁和精神追求。编剧王海鸰在创作《人世间》时,曾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体验生活数月,与当地工人同吃同住,这种扎根生活的创作态度让作品充满了真实的力量。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著名导演张艺谋说,”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捕捉到最动人的故事和最真实的情感。”他执导的《我和我的家乡》《悬崖之上》等作品,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理解。
二、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
“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表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奉献给我们伟大的时代。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文化自信是文艺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所在。近年来,《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电影的成功,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这些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叙事手法相结合,既赢得了国内市场,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我们要用中国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著名作家莫言说,”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而是要找到中国文化的独特表达。”他的作品《红高粱家族》《蛙》等,都将中国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学手法完美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学的魅力。
三、讴歌时代精神:文艺创作的时代使命
广大文艺工作者表示,要紧扣时代脉搏,用更多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说,”我们要用诗歌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表达人民的心声。”他的诗歌《大凉山叙事》《裂开的星球》等,既关注社会现实,又充满人文关怀,展现了新时代诗人的担当。
在影视领域,从《觉醒年代》到《功勋》,从《我和我的祖国》到《长津湖》,这些作品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展历程,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我们要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著名编剧高满堂说,”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力量。”
四、满足人民需求:文艺创作的根本宗旨
“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是文艺工作者的根本宗旨。近年来,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无论是传统戏曲还是现代话剧,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作,都涌现出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说,”我们要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他塑造的焦裕禄、杨善洲等艺术形象,都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在基层文艺创作方面,”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惠民工程将优质文艺资源送到田间地头,让基层群众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
五、创新表达方式:让中国故事更具吸引力
在新时代,如何让中国故事更具吸引力?文艺工作者们也在积极探索创新表达方式。
“我们要善用新技术、新媒介,”著名导演徐峥说,”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他执导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就采用了多段式叙事手法,让五个不同地区的故事交相辉映,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变迁。
在传播方式上,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为文艺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许多文艺工作者开始尝试通过新媒体与观众互动,让艺术创作更加贴近群众。
“我们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青年导演文牧野说,”让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六、国际传播: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文艺工作者们也在积极探索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我们要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说,”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他翻译的《红楼梦》《诗经》等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已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活动,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我们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著名学者王宁说,”让中国故事真正走进世界人民的心里。”
七、结语: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扎根生活沃土,坚定文化自信,讴歌时代精神,满足人民需求,创新表达方式,加强国际传播,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文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