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仕因充电宝召回陷入困境,多家电商平台店铺关停致消费者退款排号至18万位且进度缓慢,同时停工停产决定引发员工维权,律师称退款可依法维权、员工待遇符合法规。

近期,罗马仕因充电宝召回问题和停工停产通知陷入巨大争议漩涡,这一事件在消费者和员工群体中都引发了强烈反响。
一、电商关停退款难,消费者苦等无果
7月7日,众多网友在社交平台纷纷反映,罗马仕多家电商平台店铺关闭,这让购买了召回型号及批次充电宝的消费者陷入了退款无门的困境。8日,极目新闻记者发现罗马仕服务号虽设置了退款进度查询框,输入订单号可查询进度,但情况并不乐观。
早在7日就有媒体报道称退款排到了17万位,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退款进度,有人甚至排到了18万位。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6月17日看到公告后上传相关资料,6月30日将充电宝无害化处理的视频发送给客服登记,当前查询进度显示排在第15万位。此前客服承诺退款大约需要10天,但目前查询页面显示大约需要15 – 30个工作日,这让消费者们倍感焦虑。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询问退款事宜,工作人员建议通过点击订单左下角的“客服”联系解决问题,但记者尝试后发现回复信息的是机器,根本联系不上人工客服。随后记者收到罗马仕客服电话,客服虽表示有人工客服可通过订单沟通,后续有专人处理,但对于退款进度缓慢的问题,仅称审核完成后会大批量转账,这让消费者对退款的及时性更加担忧。
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消费者应耐心等待罗马仕按承诺时间退款,若15到30个工作日未退款,可联合其他消费者发起集体诉讼主张平台连带责任,还可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提交支付令申请要求企业尽快退款。
二、员工维权风波起,事先未商量引不满
罗马仕在深陷质量问题风波后,于7月7日正式停工停产,这一决定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引发了员工的强烈反响。7月7日晚,员工小许(化名)向极目新闻记者透露,当日中午他与100多名同事前往当地劳动局咨询维权事宜。
小许称公司此次停工停产决定异常突然,“事先完全没有和员工商量”。通知是在7月6日凌晨1点左右发出的,当时他尚在外地出差,还有数千元差旅费未报销。根据罗马仕发布的官方通知,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员工自2025年7月7日起停工停产,为期6个月。通知规定停工首月按劳动合同约定标准支付工资,次月起按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目前为2520元/月)的80%支付生活费。
对于这一安排,小许直言难以承受,他表示将关注其他同事的维权行动,“看这几天有没有人去维权,有的话我就一起去。”7月8日,极目新闻记者以罗马仕员工身份咨询当地劳动局,工作人员建议员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寻求解决。
知名律师付建解读称,罗马仕的做法符合《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39款规定。该条款明确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未安排工作,用人单位应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生活费,直至复工、复产或解除劳动关系。付建指出,罗马仕通知中关于首月正常工资、次月起按深圳最低工资80%发放生活费的规定,在法律框架内是合规的。
三、事件反思与展望
罗马仕此次面临的危机,无论是电商关停退款难问题,还是员工维权风波,都暴露出企业在危机处理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在电商关停退款问题上,企业应更加重视消费者的权益,及时、透明地处理退款事宜,提高审核效率,避免让消费者长时间等待。同时,要加强与客服团队的沟通和管理,确保消费者能够顺利联系到人工客服,获得有效的帮助。
对于员工维权问题,虽然企业的停工停产安排在法律上合规,但在决策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和协商,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和感受。企业可以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在面临危机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减少对员工和消费者的影响。
展望未来,罗马仕需要积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重建消费者和员工的信任。一方面,要加快充电宝召回和处理进度,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稳定员工队伍。只有这样,罗马仕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