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皮影戏跳起街舞,掌心开出童话!这个儿童节,艺术与非遗玩嗨了

当传统皮影戏遇上酷炫街舞,当民族老物件对话 AI 新科技,儿童节不再只是糖果与玩具的狂欢,更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的奇妙舞台。“六一” 国际儿童节前夕,北京、上海等地接连上演文化艺术盛宴,孩子们在非遗手狮舞的鼓点中跃动,在民族博物馆的老物件里触摸历史,用天马行空的创意让艺术与文化在欢笑中绽放。

在中国民族博物馆,“我们这样长大” 主题展览宛如一本立体的中华养育文化百科全书。这场国内首次对传统养育文化的集大成展示,以 “养育”“玩乐”“成长” 三个单元为脉络,从 “亲”“亲子”“子” 三重视角切入,160 余件展品、百余张珍贵图片与多部民族志影片交相辉映。走进 “养育” 单元,绣着吉祥纹样的虎头鞋、刻满祝福的长命锁静静诉说着长辈对新生命的期许;移步 “玩乐” 展区,皮影戏幕布后跃动的光影、藏着时令节气的传统玩具,瞬间将大小观众拉回儿时的欢乐时光;在 “成长” 篇章,不同民族对 “长大” 的独特诠释,让孩子们在文化的多元中感受成长的力量。

而在上海闵行区马桥,一场 “非遗 + 科技” 的创意狂欢正在上演。5 月 27 日,“五育润童心 沐光启新程” 儿童节主题活动中,非遗手狮舞与现代街舞的跨界融合震撼全场 —— 舞狮少年们踩着动感节拍腾挪翻转,传统狮头在灯光下焕发新潮魅力。活动现场成立的手狮舞、扎染两大特色工作坊,更成为非遗传承的 “活课堂”。与此同时发布的 “悦探马桥” 大思政课项目,依托串联 22 个实践基地的思政行走地图与趣味研学护照,将本土文化资源转化为孩子们脚下的探索之旅,让文化自信在沉浸式体验中生根发芽。

艺术的奇趣魔法同样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演。第四届 121 儿童共创集市变身 “创意乌托邦”,50 余个摊位云集艺术家与 “小 BOSS”,非遗糖画与 AI 艺术比邻而居,萌宠互动与绘本阅读相映成趣。最令人惊喜的是艺术家发起的 “掌心童话” 创作:孩子们以 “故事种子” 为灵感,在迷你豆本上绘制专属奇幻世界;天然面料拼接活动中,碎布头在小手的拼贴下化作绚丽画作,让孩子们触摸到艺术的温度与质感。

从民族文化的寻根之旅,到非遗技艺的创新表达,再到艺术创意的自由挥洒,这个儿童节,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跨界联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化宝库的奇妙大门。当孩子们在皮影戏的光影里感受历史,在街舞的律动中拥抱未来,在掌心的童话里释放想象,艺术与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播撒,等待在成长的岁月里绽放出更绚烂的花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