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舞台上的蒸汽袅袅升起,一碗热气腾腾的岭南美食仿佛穿越百年时光,带着醇厚的香气与动人的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5 月 21 日至 25 日,中国国家话剧院精心打造的话剧《燕食记》在国话剧场火热上演。这部改编自作家葛亮同名小说的作品,以岭南饮食文化为独特脉络,在一方舞台上,用一勺烟火、百味人生,深情诠释着文化传承中的匠人精神,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话剧《燕食记》脱胎于葛亮的同名小说,原著以师徒二人的传奇经历为线索,生动描绘了辛亥革命以来岭南地区社会的风云变迁和人间的世态炎凉,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而此次改编的话剧,则另辟蹊径,导演张肖选择以独特的 “游戏感” 重构宏大叙事,巧妙地以原著中的 “美食大赛” 作为框架,将人物的成长脉络自然地填充其中。在插叙结构与幽默叙事的交织下,原本厚重的故事被赋予了全新的节奏,张弛有度,扣人心弦。
走进剧场,观众很快就会被舞台上营造的浓郁岭南氛围所吸引。从古朴的街巷场景,到充满生活气息的食肆摊位,每一处布景都细致入微,仿佛将观众瞬间带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岭南世界。随着剧情的推进,师徒二人在美食之路上的探索与坚守,他们与形形色色人物的相遇、相知,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底蕴,都通过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演员们用生动的肢体语言、饱含深情的台词,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剧中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流泪。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话剧这种艺术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岭南饮食文化的魅力,以及文化传承背后的艰辛与坚守。” 张肖表示,《燕食记》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美食的话剧,更是一部关于文化、关于传承、关于匠心的作品。每一道美食的制作过程,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每一次技艺的传承,都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通过这部话剧,观众能够感受到,在时代的变迁中,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如何在匠人们的手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的。
此次《燕食记》的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演出结束后,剧场内掌声雷动,观众们纷纷对这部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一位观众激动地说:“这部话剧太精彩了!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岭南美食的独特魅力,更让我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那些匠人们对美食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打动了我。” 还有观众表示,通过这部话剧,自己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珍惜和尊重身边的文化遗产。
国家话剧院上演的话剧《燕食记》,以其新颖的改编、精彩的表演和深刻的内涵,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艺术体验。它不仅是对岭南饮食文化的一次生动展现,更是对文化传承精神的一次有力弘扬。在未来,相信这部作品将继续引发观众的共鸣,让更多人走进剧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守护和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