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烈酒到果汁!“禁酒令” 重塑商务接待新风尚

“桌上没摆酒?这安排太贴心了!” 当客商落座单位食堂,看到杯中盛满的果汁而非往日的白酒,这句感叹让在场所有人会心一笑。随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落地,一场关于公务与商务接待的 “戒酒革命” 正在悄然上演。从领导的坚决执行,到客商的欣然接受,这场转变不仅让 “不醉不归” 的旧习成为历史,更勾勒出新时代公务生态的清爽图景。

事情源于一次常规的招商引资接待任务。当天清晨,单位主要领导告知工作人员,下午将有重要客商到访,需在食堂安排晚餐。按照以往惯例,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便询问是否准备酒水,毕竟在传统商务接待中,觥筹交错几乎是促成合作的 “润滑剂”。然而领导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不用准备酒,你没学习刚颁布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吗?”

面对疑惑,工作人员解释条例仅规定公务接待禁酒,商务接待按旧规可适量上酒。但领导的回应掷地有声:“条例明确要求商务接待参照公务标准执行。” 随后,工作人员上网仔细研读条文,才发现确实有此规定,不禁为领导严谨的学习态度点赞。这一细节不仅体现出管理层对新规的深刻领会,更彰显出落实纪律要求的坚决态度。

夜幕降临,客商如约而至。当看到餐桌上不见酒瓶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色彩缤纷的果汁时,客商主动打开话匣子:“现在这样真好!不喝酒,昨天我们在隔壁县,也没喝成酒。” 领导随即补充道:“请理解,虽然条例 6 月 1 日才正式生效,但我们决定提前执行,养成习惯最重要。” 这番对话自然流畅,既展现出执行新规的原则性,又不失待客的温度。

作为长期参与接待工作的 “老面孔”,一位工作人员难掩欣喜之情。他坦言自己本就不喜饮酒,以往碍于工作需要,常常不得不硬着头皮应酬,胃部早已不堪重负。如今禁酒令的严格落实,让他彻底告别了 “酒桌任务”,更让他感受到新风正气带来的切实改变。

这场餐桌上的 “减法”,实则是作风建设的 “加法”。过去,部分商务接待以酒为媒,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滋生出诸多隐性问题。如今,禁酒令的全面覆盖,不仅让接待回归务实本质,更让政企双方得以将精力聚焦于合作洽谈本身。有受访客商表示:“没了酒精干扰,沟通效率反而更高,合作细节谈得更透彻。”

随着 “禁酒令” 从公务领域向商务场景延伸,一场自上而下的风气革新正在各地铺开。从政府机关到企业单位,从正式宴请到日常接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以茶代酒、以果汁助兴。这种转变不仅是对纪律要求的严格践行,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写照。未来,随着制度约束与观念转变的双向发力,清爽简约的接待新风,必将为优化营商环境、涵养政治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