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术后跳舞视频引出“拿命换钱”现象,揭示企业家和职场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介绍全球“拼命文化”危害,分享大佬“保命秘籍”与诙谐版“保命八条”,最后借于东来之问引发对成功定义和健康价值的深刻反思。

一、ICU里的亿万富翁:当财富遇上生命的倒计时
8月初,一段”术后第六天跳舞”的视频让全网破防。镜头里,刚切除肿瘤的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脸色苍白,却紧紧拉着妻子的手跳着笨拙的舞步。这个看似温暖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令人心惊的真相——就在住院前一天,胖东来刚刚公布年度销售额突破135亿的捷报。
于东来自述”肺、肝、结肠全被判过’死刑’,现在连肾脏也罢工了”,这句轻描淡写的自白,揭开了当代企业家”拿命换钱”的残酷现实。有网友计算过,135亿的年销售额,意味着平均每分钟就有2.6万元的进账,但于东来在ICU里数呼吸机声音时,这些数字突然变得毫无意义。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刷屏的网络热评:”当你躺在ICU里数着呼吸机的声音时,银行卡余额的位数突然变得毫无意义。”于东来的故事,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职场人”用996熬出的KPI,最后全变成了病历本上的CT报告”的集体困境。
二、过劳肥到过劳废:被忽视的身体警报系统
于东来提到的”胃癌前期”绝非个例。《中国企业家健康绿皮书》披露的数字触目惊心:超过70%的企业家存在”四高”问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普通白领的亚健康率更是高达89%。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透支健康。
有趣的是,许多企业家最早收到的健康警告信号竟是”过劳肥”。医学博主@刀客特李的调侃一针见血:”老板们的啤酒肚里,装的不是脂肪,是凌晨三点的会议纪要和没签完的合同。”这种看似”富态”的虚胖,实则是压力激素皮质醇飙升的警示信号。
在互联网行业,”996是福报”的论调曾甚嚣尘上。某大厂员工在脉脉上晒出”带血尿检报告加班”获得3万点赞,评论区清一色”敬你是条汉子”。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将透支健康美化为奋斗精神,最终演变成一场集体的”健康豪赌”。
三、拼命文化的全球变种:从日本过劳死到中国卷王病
日本的”过劳死”现象曾震惊世界,而如今,这场悲剧正在中国以更”内卷”的形式重演。不同的是,我们发明了更极致的版本——”带病上班”被视为敬业,”熬夜加班”被当作勋章。
心理学家徐凯文指出:”当社会把透支当勋章,体检报告就成了忏悔录。”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晒加班、比熬夜成为常态,”卷王”们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争夺职场生存空间。这种畸形的竞争文化,正在制造一代”过劳废人”。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拼命文化”正在向全社会蔓延。从互联网大厂到传统企业,从职场新人到高管精英,”加班文化”成为不成文的潜规则。当”努力到感动自己”成为标配,健康就成了最廉价的牺牲品。
四、大佬们的保命秘籍:健康管理的降维打击
与普通打工人的”健康裸奔”不同,顶尖企业家们早已开启”健康军备竞赛”。王健林坚持4点起床健身,张朝阳通过”物理课”解压,雷军保持20年午睡习惯,万科前副总裁毛大庆更是通过跑完100场马拉松治愈抑郁症。
这些案例印证了《运动改造大脑》的科学结论:运动时分泌的BDNF蛋白,堪称职场人的”脑细胞复活甲”。定期运动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更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惜的是,大多数企业家直到健康亮起红灯,才意识到这些”保命秘籍”的价值。
五、诙谐版”保命八条”:给职场人的健康指南
基于于东来的案例,我们总结出这套诙谐版”保命八条”:
- ICU存款计划:每月强制存1天”健康假”,比存钱更重要
- 老板快乐水:把应酬时的茅台换成羽衣甘蓝汁(难喝但保肝)
- 摸鱼养生法:每工作50分钟起来扭段广场舞,参考于董同款
- 会议瘦身法:站着开会,每小时强制休息5分钟
- 屏幕保护计划:每20分钟远眺20秒,缓解数字眼疲劳
- 饮食红绿灯:给外卖APP设置健康饮食提醒
- 睡眠优先制:把手机放在卧室外,保证7小时睡眠
- 健康审计制: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六、于东来之问: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于东来的故事最讽刺的是什么?是当他躺在病床上时,胖东来门店依旧顾客盈门——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因为谁倒下而停转。这不禁让人深思:当我们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是否忽略了生命本身的价值?
“如果明天你的健康余额突然归零,那些让你熬夜的项目/客户/考核,真的配得上你的命吗?”这个问题,值得每个职场人深夜扪心自问。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应该学会按下暂停键,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
健康不是成功的附属品,而是人生的基础配置。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你可以用命换钱,但没人能用钱买命。”在于东来的病床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健康危机,更是一个时代的集体反思。是时候停下匆忙的脚步,给健康一个优先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