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跃动三百年音符!90 后羽管键琴家在沪解码巴赫复调宇宙

当暮色浸染申城,一场跨越三个世纪的音乐对话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悄然开启。2025 年 5 月 20 日晚,青年羽管键琴演奏家江禹杉以 “谐调之琴・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 Ⅱ》” 独奏音乐会,用灵动的指尖在羽管键琴上跳跃,将巴赫音乐中理性秩序与情感温度的交织之美,缓缓展现在观众面前,为古典乐迷们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听觉盛宴。

这场音乐会作为上海大剧院 “一个人的古典” 系列的重磅返场演出,意义非凡。在 125 分钟的时光里,江禹杉以本真主义风格,完整演绎了巴赫键盘音乐史上的巅峰之作 ——《平均律键盘曲集 Ⅱ》(BWV870 – 893)。从 C 大调开篇的澄澈明亮,如同一束晨光洒进心灵,到 B 小调终曲的庄严肃穆,似深沉的夜空中闪烁的星辰,24 首作品宛如 24 座精妙绝伦的声音建筑,在他的演奏下,构建出宏大而深邃的音乐宇宙。当最后一个音符在剧场穹顶消散,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场演出堪称中国音乐家与巴洛克经典对话的精彩新篇章。

江禹杉出身于天津音乐世家,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13 岁时,他就与天津交响乐团合作格里格钢琴协奏曲,初露锋芒;15 岁远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求学,而后又辗转德国福克旺根艺术大学、瑞士苏黎世高等音乐学院等欧洲顶级音乐学府深造。在名师克里斯托弗・罗赛特(Christophe Rousset)的指导下,他的演奏足迹遍布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巴黎圣母院等巴洛克音乐圣地,成为首位在欧洲完整演绎巴赫与库普兰羽管键琴作品的中国演奏家,其演奏更被《莱茵邮报》盛赞为 “兼具学者深度与诗人灵性的声音” 。

此次对《平均律键盘曲集 Ⅱ》的演绎,是江禹杉对两年前在上海大剧院创造国内完整演奏该曲集纪录的延续。这部巴赫晚期的集大成之作,在他看来,展现了巴赫从对位大师向全方位音乐哲人的转变。音乐会曲目中,前奏曲里既有意大利协奏曲的华丽绚烂,又有法国舞曲的灵动俏皮,赋格部分则凝聚着镜像、逆行等精妙技法,尤其是终曲 B 小调赋格(BWV 893),以厚重的声部织体为平均律探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区别于常见的钢琴演绎,江禹杉选择羽管键琴这一巴洛克时期的本真乐器,可谓独具匠心。羽管键琴清脆明亮的断奏特质,完美还原了 18 世纪对位法的清晰度。在 E 大调前奏曲(BWV 878)中,舞曲节奏的跃动感与赋格的深邃哲思相互碰撞,形成强烈的戏剧性对比;升 F 小调赋格(BWV 883)通过声部交替,展现出如同数学公式般的严谨之美,在羽管键琴独特的共鸣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音乐会标题 “谐调之琴” 源自江禹杉对德文原名的创造性解读,他认为 “Wohltemperierte” 不仅指代平均律,更蕴含着乐器与律制、创作与演奏之间的和谐共生。这种深刻的学术洞察贯穿整场演出,无论是巴赫对古奏鸣曲式、利都奈罗风格的运用,还是在 D 小调前奏曲(BWV 875)中展现的加兰特风格,都在江禹杉的演绎下,揭示出巴赫 “保守” 表象下的革新精神与包容态度。

上海大剧院 “一个人的古典” 系列始终秉持亲民理念,本场音乐会票价设置在 100 – 380 元区间,并推出 14 张文化福利票抽奖活动。自 2019 年创立以来,该系列已助力众多 “非流量” 实力派艺术家走进大众视野。江禹杉此次的精彩演出,不仅是个人艺术生涯的又一高光时刻,更为古典音乐在当代的传播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巴赫音乐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