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丽区以”船”为媒,通过音乐节融合思政教育,用艺术形式创新演绎百年奋斗史,打造了一场青春与信仰共鸣的时代课堂。

东丽湖畔,碧波荡漾,青春与信仰在此交汇。6月初,由天津市东丽区委宣传部、东丽区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大学生音乐节暨“从前有条船”青春思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盛大启幕。这场以音乐为旋律、以“船”为意象、以思政为内核的跨界盛典,通过艺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青年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堂”,展现了东丽区在思政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探索。
“船”承百年:从历史基因到时代使命
活动以“船”为叙事主线,巧妙串联起漕运文化、工业精神、航空报国和数字未来的四大篇章,构建了一条跨越时空的“思政航路”。
第一篇章《漕运启航》以快板《东丽湖畔话漕魂》开篇,铿锵的竹板声与少年舞者的《鼓韵薪传》相得益彰,将天津作为漕运枢纽的历史娓娓道来。这艘从历史长河中驶来的“船”,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第二篇章《铁轨铿锵》则聚焦近代工业文明,以詹天佑与军粮城火车站的故事为引,通过原创歌曲《铁轨上的誓言》和摇滚乐《火车开往云外,梦安魂于九霄》,展现了中国青年在工业化浪潮中的拼搏精神。铁轨延伸的方向,正是时代前进的方向。
第三篇章《鹰击长空》以中国民航大学学子演绎的原创话剧《两航起义》为核心,再现1949年爱国航空人驾机北归的壮举。当《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旋律响起,舞台上的星光与东丽湖的粼粼波光交相辉映,历史与当下在这一刻共鸣——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但信仰的力量永恒不变。
第四篇章《青春领航》将视角转向未来。中国民航大学学子发出“做世界的乘客还是领航员”的时代之问,而东丽区青年干部则以《数说东丽》数据展演回应:生态治理、法治建设、民生工程……每一项成果都是新时代青年对初心的践行。最终,全场共唱《星辰大海》,漫天纸飞机象征着青春梦想的翱翔。
创新思政:让教育“活”起来、“潮”起来
这场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以三大创新点探索了思政育人的新路径:
- 艺术赋能,思政教育“可感可触”
音乐、话剧、快板、数据可视化等多元形式,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可感。当青年用摇滚唱响铁路精神,用话剧重现两航起义时,历史的温度与思想的深度自然浸润心田。 - 时空对话,精神传承“一脉相承”
从漕运船到高铁轨,从航空梦到数字未来,“船”的意象贯穿始终,形成奋斗精神的连续性叙事。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既读懂历史的选择,也明晰自身的担当。 - 跨界联动,构建“大思政”格局
政府、高校、媒体、文艺院团多方协作,形成育人合力。东丽区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让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
东丽实践:打造思政改革的“示范样本”
作为天津市“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区,东丽区近年来以思政课为核心,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师资优化和课程内容升级。此次音乐节正是其改革成果的缩影——用青年喜爱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用时代需要的表达,激发使命担当。
东丽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思政教育不仅要‘入耳’,更要‘入心’。”未来,东丽区将继续探索更多“年轻态”思政模式,让青春与信仰同频共振,让新时代的“船”载着更多青年驶向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