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1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 1%,活期存款利率低至 0.05%,曾经被视为 “稳稳幸福” 的银行存款,在这个 5 月突然变得不香了。一觉醒来,存款人看着手机上的利率数字直摇头,“存款特种兵” 的跨省存钱热潮也随之降温。面对资产缩水的焦虑,一部分年轻人率先打破困局,转身捧起 “新三金”—— 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在理财的浪潮中寻找新的避风港。

5 月 20 日,存款利率全面下调,房贷利率虽迎来年内首降,但对于手握积蓄的年轻人来说,如何让钱保值增值成了心头大事。工作 4 年攒下 80 万的黎静,原本计划靠银行定期吃利息,却被一降再降的利率浇了盆冷水。她意识到,“存银行吃利息” 这条路越来越难走。同样陷入困境的还有自媒体博主 “爱生活的梦”,百万存款到期后,Deepseek 的分析让她无奈发现,过去几年竟成了 “无效存钱”,存款利率跑不赢通胀,资产实际在不断缩水。
在寻找新出路的过程中,“风险低”“跑赢通胀”“收益高于银行定期” 成了年轻人挑选理财方式的核心关键词。而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组成的 “新三金”,凭借各自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其中,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收益稳定,灵活性强,收益还高于定期存款;债券基金投向政府、大银行等标的,虽有短期波动,但长期走势向上,收益更可观;黄金基金则因黄金的避险属性备受青睐,尤其是今年以来,黄金 ETF 基金凭借紧跟金价、门槛低、交易便捷等特点,迅速走红。
在 “新三金” 的追捧者中,债券基金 “收蛋人” 群体尤为亮眼。他们将 0.01% 的收益称为 “收一个蛋”,每天打开理财 APP “收蛋” 成了日常仪式。资深 “收蛋人” 赵奇从 2019 年开始投资债基,如今 40% 的积蓄都投入其中。在他看来,债基最大的优势就是 “稳”,偶尔的 “碎蛋” 也无需担心,长期持有收益可观。市场行情回暖时,他还会搭配股票基金,在求稳的同时追求更高收益。像赵奇这样同时配置债基和股票基金的投资者不在少数,蚂蚁财富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30 日,超 1600 万 “债基收蛋人” 在支付宝上配置了股票基金。
从 “结婚三金” 到 “新三金”,这一变化不仅是理财方式的转变,更折射出年轻人理财观念的代际演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存款方式,而是选择分散投资,用 “新三金” 为自己铺好 “安全垫”。黎静将七成资金放入 “新三金” 后,终于放下焦虑,开启出国旅行;赵奇靠着 “收蛋” 和组合投资,生活更有底气。对这届年轻人而言,理财不再是追求暴富,而是通过稳健的投资,获得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细水长流中积攒迈向未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