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绝唱,故事长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陆瑞英与世长辞,留下千年山歌情

田间地头的婉转山歌戛然而止,讲台前的生动故事成为绝响。5 月 24 日下午,国家级非遗项目吴歌(白茆山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94 岁。这位被亲切称为 “故事奶奶” 的老人,用一生时光扎根乡土,将白茆山歌与民间故事编织成璀璨的文化长卷,如今她虽已远去,但那回荡在江南水乡的悠悠歌韵、妙趣横生的精彩故事,永远镌刻在非遗传承的历史长河中。

1932 年,陆瑞英出生在江苏常熟的一个贫寒家庭,自幼孤苦的她,6 岁起便由祖母抚养。在没有书本与学堂的岁月里,祖母纺纱时讲述的民间故事与山歌,成了她最初的艺术启蒙。此后,她追着村里会唱山歌的长辈,在春种秋收的田间地头,将一首首山歌收入 “囊中”。尽管只读过半年私塾,陆瑞英却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收集整理了数千首传统山歌与故事。务农、担任村干部的日子里,她走遍乡野,将所见所闻化作故事的养分,用生动幽默的方言、丰富的手势,将神仙传说、生活寓言娓娓道来,成为从田埂上走出的非遗传奇。

1958 年,当江苏省文化厅的专家来到白茆收集山歌,陆瑞英积极响应,发起新民歌运动,带领山歌队将歌声融入田间生产,让白茆山歌的魅力传遍四方。1995 年白茆山歌馆成立,她定期驻馆传教;2007 年,她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代表性传承人,并走进白茆中心小学开设 “山歌传唱班”,让山歌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同年,汇集她 130 首山歌、80 多个故事的《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出版,76 岁的她更是登上北大讲台,用吴侬软语为高校师生打开民间故事的奇妙世界。此后,常熟电视台《陆瑞英讲故事》栏目开播,4 年时间里,488 则故事从她口中缓缓流出,滋养着无数听众的心灵。她的作品荣获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个人喜获 “江苏省艺术贡献奖”,每一项荣誉都是对她毕生坚守的最高褒奖。

即便年岁渐长,陆瑞英依旧活跃在非遗传承的一线。乡村、工厂、学校,处处都有她的身影,她手把手带出闵月娟、王美琴等一批优秀山歌手,用行动践行着 “生命不停息,传唱不间断” 的誓言。直到生命的最后,她仍心心念念着肚子里还未整理的 400 多首山歌、400 多个故事,那是她留给非遗事业最后的宝藏。

陆瑞英的离世,是非遗传承领域的重大损失,但她用一生书写的传奇,早已融入白茆山歌的旋律,刻进民间故事的字里行间。她的故事,她的山歌,将被一代代人传颂、传唱,让白茆山歌与民间故事的文化火种,永远闪耀在中华大地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