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讲述广东粤北人民医院护士李梦旖在南京南站候车时,为救突发疾病的旅客,果断咬掉穿戴甲和戒指,徒手清理口鼻并实施救援,300秒内助患者恢复意识,以”光着手救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担当与善良本质,获网友广泛赞誉。

南京南站的暮色漫过玻璃穹顶时,李梦旖正蹲在候车厅的母婴室门口,给12岁的乐乐系鞋带。她腕间的银色戒指闪着微光——那是结婚五周年时,丈夫在珠宝店挑了半个月的礼物,刻着”平安”二字。乐乐指着墙上的电子屏喊:”妈妈,A4检票口有广播!”她抬头时,红色提示正滚动:”A4检票口旅客突发疾病,急需医护人员!”
这一声广播,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李梦旖的生活中激起千层浪。她后来在采访里说:”当时脑子嗡的一声,什么美甲、戒指,全忘了。”
一、奔跑中的”断舍离”:当”爱美”撞上”救人”
李梦旖的脚步比广播声还快。她把帆布包甩给乐乐,转身往三百米外的A4检票口狂奔时,余光瞥见自己右手上的穿戴甲——上周刚做的贝壳色甲片,缀着细闪,在候车厅的暖光下泛着温柔的光。”这要是划伤患者怎么办?”这个念头刚闪过,她已经咬住了左手的甲片边缘。
“咔嚓”一声,甲片应声而落。她甚至没来得及看一眼掉在地上的穿戴甲,右手已经扯下戒指。”妈!”乐乐的声音带着哭腔,李梦旖头也不回:”宝贝,帮妈妈看着弟弟,爸爸马上就来!”她的声音带着喘息,却像一根绷紧的弦,每一根神经都指向A4检票口。
三百米的距离,她跑得比任何时候都快。高跟鞋磕在瓷砖上的声响,混着广播里重复的”请勿围观”,她却像没听见似的。直到冲到患者身边时,她才注意到自己的手——十根手指光秃秃的,指腹还沾着刚才咬甲片时留下的牙龈血。患者蜷缩在座椅旁,浑身抽搐,嘴角渗着血,手机掉在地上,屏幕还亮着,显示着未发送的”孙子,爷爷等你”。
二、300秒的”生命密码”:光着手,却比任何器械都精准
李梦旖跪下的瞬间,大脑已经完成了一场精密的”生命诊断”。她看到患者瞳孔涣散,嘴角有白色泡沫,立刻判断:”癫痫发作合并低血糖!”徒手掰开患者的嘴,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下颌,另一只手轻轻拍打脸颊:”醒醒,能听见我说话吗?”有乘客递来纸巾,她摆了摆手:”不用,先让开!”
解开患者领口的纽扣时,她的手指触到患者颈侧的汗湿。”脉搏弱,呼吸浅。”她的声音冷静得像在手术室,”麻烦帮我疏散人群,保持通风!”几个年轻乘客立刻上前,把围观的旅客往两边拉开。清理口鼻时,她的手指沾到了患者的唾液和血迹,却浑然不觉。”血压80/50,偏低。”她对着旁边举着手机录像的旅客说,”麻烦打120,报位置A4检票口,患者有癫痫病史。”说话间,她的另一只手始终按在患者的手腕上,感受着脉搏的变化。
300秒后,患者的抽搐渐渐停止,嘴角的血也止住了。李梦旖轻轻扶起他的头,用纸巾擦去他脸上的血污:”您感觉怎么样?能认出家人吗?”患者眨了眨眼,模糊地说:”我…我孙子…在等我…”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哭喊:”爸!”一个穿西装的男人冲了过来,跪在患者身边。
三、”咬掉的甲片”背后:刻在医护骨子里的”职业本能”
救援结束后,李梦旖才想起自己的穿戴甲和戒指。她蹲在地上,从满地的杂物里翻出那枚银色戒指,用纸巾擦了擦,重新戴回手上。”甲片…可能被踩坏了。”她笑着说,眼睛里却泛着泪光。乐乐抱着她的腰,小声说:”妈妈,你刚才好勇敢。”李梦旖摸了摸女儿的头:”因为妈妈是护士呀,这是妈妈的工作。”
这段视频被乘客拍下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网友们纷纷留言:”这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美甲哪有救人重要?””护士姐姐的手,比任何珠宝都珍贵!”甚至有同行护士评论:”看到她咬甲片的瞬间,我眼泪直接下来了——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职业担当。”
接受采访时,李梦旖穿着那身被汗水浸透的护士服,头发有些凌乱,却依然挂着温柔的笑。”其实我没想那么多。”她说,”当时只想着,要是晚一秒,患者可能就危险了。至于甲片和戒指,反正以后还能再做。”
她的话,让在场的人红了眼眶。丈夫发来消息:”老婆,你戴戒指的样子,比任何时候都美。”乐乐把捡到的甲片碎片收进小盒子:”妈妈,这是你的’英雄勋章’。”李梦旖摸着盒子笑了:”等我下次做美甲,要在甲片上画个小救护车,提醒自己永远要跑快点。”
四、平凡中的”伟大”:每个医护人员都有的”英雄时刻”
李梦旖的故事,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恰恰因为它真实得像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她不是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只是一个爱美的护士,一个陪孩子候车的母亲,一个会在危急时刻本能地选择救人的普通人。
但正是这份”真实”,让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光芒。他们或许会为错过孩子的家长会遗憾,会为没戴上新做的美甲惋惜,会在救人后心疼自己的”狼狈”,却永远会在”救人”和”自我”之间,选择前者。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真正的善良,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本能的反应。”李梦旖咬掉的,不仅是一副穿戴甲,更是对”职业责任”最质朴的诠释——当生命需要守护时,所有的”计较”都变得微不足道。
如今,李梦旖已回到工作岗位。她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那枚被她重新擦亮的银色戒指,和一片从候车厅捡回的穿戴甲碎片。”这是我的’勋章’。”她笑着说,”提醒我,永远要做那个’本能救人’的护士。”
南京南站的晚风吹过,候车大厅的电子屏上,”文明出行”的提示仍在滚动。但那个夜晚,300秒的救援,已经让无数人记住了:有一种美丽,叫”光着手救人”;有一种伟大,叫”刻在骨子里的职业担当”。而所有像李梦旖一样的医护人员,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所谓”白衣天使”,不过是凡人披上了使命的外衣,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选择燃烧自己,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