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按下电梯按键,门开的瞬间,不是熟悉的金属厢体,而是一幅任伯年笔下灵动的花鸟,或是吴冠中勾勒的斑斓江南水乡,会是怎样的惊喜?在上海陆家嘴的市新小区,这样的奇妙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老旧电梯不再只是垂直通行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为 “移动美术馆”,让艺术以最日常的方式融入居民生活,一场关于艺术与社区共生的创新实践,正在这里悄然绽放。

2023 年,一场大胆的尝试拉开帷幕。社区枢纽站携手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发起 “艺术电梯” 计划。考虑到电梯空间狭小、结构特殊等因素,设计者巧妙运用礼花、蝶变和海派元素,将虚谷的《白猫》《春波鱼戏图》等海派绘画作品融入电梯内部。电梯小雨棚被替换为彩色透明钢化玻璃,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光谱。首台 “艺术电梯” 亮相后,收获居民一片赞叹,此后,任伯年、蒲华等 7 位海派名家的经典之作也陆续 “入驻”,让海派绘画史从美术馆的专业语境中 “走” 出来,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视觉风景。
2024 年,“艺术电梯” 计划迎来升级。中华艺术宫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发起 “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进社区” 项目,18 台新建加装电梯内,展示了林风眠与吴冠中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自然风景、花卉、城市题材作品。每幅作品旁配有简明导览文本与二维码,居民扫码即可了解画家生平与作品内涵。艺术不再只是被观赏的对象,更引发居民对风景、城市的思考,成为连接审美与生活的文化桥梁。
“艺术电梯” 不仅美化了空间,更通过讲座、工作坊等活动激活了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枢纽站创建人王南溟、时任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等专家走进小区,为居民讲解艺术风格与创作逻辑,推动居民从 “看展” 到 “懂展” 的转变。蓝晒艺术工作坊中,居民以林风眠、吴冠中作品中的花卉为灵感,通过蓝晒工艺进行创作;“来一点线条,来一点色彩” 工作坊里,大家共同用画笔装点小区花箱。此外,“邻里讲解员” 机制让居民化身讲解志愿者,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文化互动与自治活力。
截至 2024 年底,市新小区已建成 26 台 “艺术电梯”,加装覆盖率达 62%,形成全国首个 “电梯美术馆群”,并入选上海市第二批 “美术新空间”。从最初居民参观美术馆表达心愿,到艺术真正走进电梯,这一过程实现了艺术与居民的双向奔赴。“艺术电梯” 计划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让美术馆的边界延伸到社区日常,在提升社区文化气质的同时,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城市更新注入人文关怀,证明哪怕是小小的电梯空间,也能成为承载文化、连接情感的重要城市文化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