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周云杰、58岁的方洪波与71岁的董明珠分别执掌海尔、美的、格力超十年,行业格局巨变下格力从行业第一滑落至第三,董明珠传统销售理念落伍致年轻消费者流失,且未培养出合格接班人,格力面临权力交接真空与业绩下滑双重困境亟待破局。

在中国家电行业的波澜壮阔发展历程中,海尔、美的、格力这三大巨头一直备受瞩目。59岁的周云杰执掌海尔12年,58岁的方洪波执掌美的13年,而71岁的董明珠更是即将开启她的第五个董事长任期。这三人的领导轨迹,不仅见证了各自企业的发展变迁,也反映了中国家电行业的激烈竞争与时代变革。
一、行业格局变迁:格力从巅峰滑落
回溯到2012年,彼时的家电市场格局与如今大相径庭。海尔全年营收556亿,美的营收680亿,而格力营收已经突破了1000亿,在国内家电行业稳坐头把交椅,龙头地位十分稳固,营收几乎相当于海尔和美的两家企业的总和。朱江洪老爷子从格力退休之时,将一家千亿营收的家电巨头交到了董明珠手中,那时的格力无疑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王者。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2024年,海尔全年营收4016亿,美的全年营收4071亿,美的从行业第二跃升至行业第一,海尔继续稳住行业第二的位置。而曾经大幅度领先竞争对手的格力,却从行业第一滑落到了行业第三,全年营收仅仅只有1891亿,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格力的发展轨迹令人唏嘘不已。
二、董明珠时代的功与过
董明珠执掌格力的十多年时间,不能简单地用原地踏步来形容。毕竟,在她的领导下,格力营收也增长了近900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与美的和海尔的激烈竞争中,格力逐渐处于下风,甚至可以说在这十多年里,董明珠作为格力的一号位,表现并不合格。
在传统渠道销售时代,董明珠是格力最优秀的销售,也是最成功的销售管理者。她的销售才能和领导能力在那个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然而,时代在变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家电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董明珠的销售理念却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显得有些落伍。
尤其是面对年轻的90后、95后、00后消费者,董明珠的一些销售举措引发了诸多争议。比如将开机动画设置为董明珠自己的照片,把格力直营店改为“董明珠健康家”,这种强个人崇拜式的销售理念显然无法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偏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注重产品的个性化、科技感和品牌形象。而格力的这些做法却与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背道而驰,导致年轻消费者逐渐转向小米和美的等品牌,这也是格力市场份额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权力交接困境:接班人缺失之痛
董明珠也许真的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还适合继续执掌格力。或许将公司交给更年轻、更有能力的管理者,对于格力的未来发展更为有利,至少她不应该再担任格力的一号位。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棘手问题,过去5 – 10年时间,董明珠似乎没有为格力培养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目前格力处于权力交接的真空时期,找不到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够独当一面的一把手。这意味着格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面临领导层的不确定性,这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董明珠在格力的辉煌时期,更多地是将精力放在了企业的日常运营和销售管理上,或许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接班人问题已经成为了格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格力可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四、未来展望与挑战
对于格力来说,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挑战。一方面,需要尽快解决权力交接问题,培养出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领导者,带领格力走出困境,重新找回曾经的辉煌。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理念和产品策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在产品研发方面,格力需要加大投入,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科技含量的产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营销模式上,要摒弃过去那种强个人崇拜式的销售方式,采用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营销手段,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要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董明珠时代的格力曾经创造了辉煌,但如今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权力交接的真空时期以及接班人缺失的问题,如同两座大山压在格力身上。未来,格力能否扭转颓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能否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更取决于企业能否在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这不仅是格力一家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家电行业在时代变革中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